大俗之雅–逸之风民间剪纸课程工美职校开讲
2016年1月4日
中国民间传统工艺荟萃
2016年1月5日

乔晓光:民间美术是块处女地

2014年11月13日,中央美术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乔晓光关于剪纸艺术的第二课在中央美院开讲。上一节课介绍了世界剪纸的背景和大概分布,同时也介绍了中国从纸到工具的历史,这节课主要讲述了剪纸在中国的分布以及民俗剪纸的特点。作为一个纸文明的发明国家,中国不但拥有近一千五百年剪纸的历史的背景,同时有将近三十多个民族有与剪纸相关的民俗传统,而中央美院的剪纸学科凝聚了三代人的心血。乔晓光教授提出,要把剪纸还原到历史和文化传统中来认知。

乔晓光正在讲课中
乔晓光正在讲课中
 
      郑蝴蝶是内蒙古著名的剪纸艺术家,作为中国和老挝国家间的文化交流,刚从老挝表演回来。

上一届有个学生叫张小乔,专门给郑蝴蝶老师写了传记叫《船上的蝴蝶》,获了四等奖。小乔现在在香港上学,就读于香港大学中文系人类学专业。这个小孩子平时爱玩儿,老师老给打60分、70分,然后自己也觉得没本事。刚开始写郑蝴蝶阿姨时,是跟着写的,跟着到家里去看,跟着听故事,跟着哭,到最后写完,不光老师夸他,他自己把自己吓了一跳,自己居然有写作才能。最后他自己发奋要考上一个好学校,最后考上了香港中文大学。所以有时候,人生一件小的事情可以对人影响很大。这件事看起来是在做民间美术,实际上也是在发现他自己。小乔写郑蝴蝶的时候跟着哭了好多次,受到阿姨生活经历和磨难的激励,他自己也开始成长、坚强起来,实际上他也在哭自己。他写了一篇论文《草原的蝴蝶》,把郑蝴蝶的一生写了一个传记。张小乔从郑蝴蝶开始做口述史,后来做了陈明进、郭佩珍。关于郭佩珍的口述史也获奖了,通过口述史的研究来了解一个女人关于剪纸艺术和生活的命运,非常棒。村庄是一个没有揭幕的图书馆,每一个奶奶和爷爷都是一部有声有色的故事书。

有人问,为什么民间美术老获奖?这个并不是说民间美术的孩子就好到哪儿去,关键是其他专业做美术史的确是很难找到新题材,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题材又被人嚼了好几遍了。但是民间美术是没有动的处女地,一个新的图书馆,随便抽本书拿出来给大家朗诵一下,大家都觉得特别好。这就是生活的魅力,生活是无穷尽的,建国以来半个多世纪,生活的东西大部分是不知道,所以说这是这个课程的魅力,你到农村随便找一个村庄,有一千个人,村庄里就有一千个故事。为什么一而再,再而三地强调生活,因为生活的确是一个活的源头。